top of page

科學家眼裡的蝙蝠_週刊7

已更新:1月15日

  蝙蝠——哺乳動物,長著翅膀,能夠飛行,住在山洞裡,晚上出來活動,不用眼睛,而是使用回聲定位導航和覓食。冬天聚在一起冬眠。神奇的蝙蝠,攜帶上千種病毒自己卻不生病,科學家認為,可能和蝙蝠選擇的進化之路有關。這個世上,凡事都有代價。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飛行的物種蝙蝠,為了維持高耗能的飛行,身體需要保持高代謝率,便於修復快速損傷的細胞。所以,蝙蝠不冬眠的時候,會保持40度左右的體溫,類似於常年發燒。科學家猜測,這個時候的免疫系統始終處於一個警戒狀態。體溫過高,細胞更新快,很容易導致DNA複製過程中出錯。但是沒有關係,蝙蝠進化出DNA複製中超高的修復能力。另一方面,蝙蝠體內有許多與過度免疫和炎症反應相關的分子,卻在表達上和功能上都受到了抑制,這樣就避免了組織器官在抗病毒期間受到損傷,讓蝙蝠擁有了極強的對抗疾病的能力,順便幫助蝙蝠具備了超長壽命。有些蝙蝠物種,壽命長達40多年,這是同體型其他哺乳動物難以達到的。蝙蝠,成為自然界中bug一樣的存在,除了南北兩極一些偏僻的島嶼外,全球都有蝙蝠的分佈。目前世界範圍內,野生蝙蝠種類有一千三百多種,占整個哺乳動物總數的五分之一,也就是說平均每五個「野獸」裡面,就有一個是蝙蝠。


  bug是如今的電腦領域專業術語,意思是漏洞,原因是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缺陷,有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情況下訪問的危害。蝙蝠攜帶千餘種類毒庫的安全漏洞,不會危害蝙蝠,漏洞一出,新冠飛翔,一向喜愛貴冠者,也紛紛關門閉戶與之隔絕。冠,在古代被稱之為頭衣,帽子,男子到20歲要舉行加冠禮,表示已是成年人,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

  蝙蝠吃什麼?有兩種主要食物,一是昆蟲,二是植物的果實,或者是花蜜等。除此之外,在南美洲的一些蝙蝠既吃蟲子也吃水果,還有一些蝙蝠可以捕食青蛙,甚至是吸血。蝙蝠喜歡聚居一起,生活在陰暗的洞穴裡,它的種群數量更是多得驚人,有的幾百萬隻蝙蝠聚集在一起生活。

科學家認為,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,中間宿主等資訊都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認。但是根據以往的一些案例,我們可以看出一些規律來,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,一般來說像SARS一樣並不會直接傳給人,讓人致病,需要跑到中間宿主比如果子狸的身上,完成進一步的解鎖變異,變成對人易感染的病毒。當然,蝙蝠體內的病毒,也會在蝙蝠群體內不斷發生變異,普通人儘量不要去接觸蝙蝠。至於人吃蝙蝠之事是有的,科學家在野外調查時,當地居民曾親口說,他們經常去山洞裡抓蝙蝠回來吃,可能是為了養生或滋補。估計以後大家不會再對進食蝙蝠感興趣了。


  這位科學家與蝙蝠打交道八、九年,讀碩士的時候就開始「玩」 蝙蝠,跟著導師滿世界跑,想弄清楚一件事,到底有多少種蝙蝠,它們分佈在那裡,數量有多少。他們跋山涉水穿越雨林去鑽山洞,他們的研究對象就在洞頂和一些石縫裡面。春季和夏季是蝙蝠繁殖的時候,他們會到野外去觀察但不影響它們。科學家接觸蝙蝠會做好防護,比如防護服、口罩、手套、被咬後使用的藥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。蝙蝠也會咬研究它們的科學家,科學家被咬後也需要及時使用狂犬疫苗,蝙蝠是狂犬病毒攜帶者之一。科學家經驗豐富,也會被咬到。大家就別去找蝙蝠玩了。


  蝙蝠攜帶有那麼多的病毒,全部殺掉行不行?首先,人類不是滅霸,蝙蝠也很多,蝙蝠又那麼強,不可能全部消滅。其次,上面說的幾種病毒的自然宿主不止蝙蝠一種,滅了蝙蝠其他野生動物仍然有可能把病毒傳給人類。另外,蝙蝠的存在有利於人類,蝙蝠是一個巨大的動物類群,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吃水果的蝙蝠是一些植物的花粉和果實的傳播者,甚至是某些植物花粉的唯一授粉動物,比如我們喜歡吃的榴槤,花粉傳播者之一就是吃水果的蝙蝠。此外,吃蟲子的蝙蝠,每天晚上可以捕食大約自身體重三分之一重量的蟲子,對控制很多農林害蟲很重要。蝙蝠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,人類應該保護蝙蝠。


  科學家猜想,凡事都有兩面性,蝙蝠攜帶的病毒能夠讓人染病,但是蝙蝠與病毒經過數千萬年的協同進化,達到和平相處,這裡面的機制就值得人類深入探究,為什麼蝙蝠攜帶病毒卻不染病死亡,它們的抗病毒機制是不是可以應用於人類治療病毒感染,說不定以後會引入蝙蝠基因,蝙蝠的生物產品。


  科學家強調,不要把蝙蝠做成中藥,以前說的「夜明砂」其實就是蝙蝠的糞便。蝙蝠不能吃,蝙蝠的糞便就更不能吃了。蝙蝠攜帶的病毒,畢竟是人類健康的一個潛在隱患,但也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一部分。


  科學家呼籲,減少對自然的侵佔,但是人類總想把發展放在第一位,這也是事實。關鍵是要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,前沿科技陣地的勇士們在努力。


  看到蝙蝠的故事,想著巨大的蝙蝠類群,一個個小小的身軀包裹攜帶著千餘種毒庫,經歷了億萬年的協同進化……長久以來,病毒作為一種選擇壓力,一直在幫助人類進化,儘管這個幫助對人們有一定的傷害,有時候甚至是慘痛的……在蝙蝠與病毒、病毒與人、人與蝙蝠、這幾個問題上,單從生物的相互關係來講,其實沒有絕對的「對」和「錯」,但是在人類的思想上會有自己的思考……客觀理解,可以幫助人們看清整個事情的本來面目……


  世界很精彩,蝙蝠使用回聲定位導航、覓食、千萬年;體溫常年高達四十度,具有DNA複製中超高修復能力;千餘種病毒攜帶在小小的身軀內,開啟不同種類毒庫的鑰匙卻在其他動物或植樹體內;病毒作為一種選擇壓力,像教官一樣幫助人類進化。人類站立在世界生命民族之巔,同類之間爾虞我詐大打出手,時不時的還需要生物界教官以強壓手段幫助人類放下械鬥,教會人類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同時,助燃掉人類惹事生非的一部分社會財富,或許這也是人不治天治的一個組成部分。而這一切的原由或叫來龍去脈,也就是人們所說的「鹽從哪裡鹹」「醋打哪裡酸」之淵源,在《 #老乾坤》裡有答案……

22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