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茶樹葉子的修煉_週刊8

已更新:1月15日

  茶樹葉子的修煉過程謂之茶經。茶經是茶樹葉子一生的路徑。茶樹破土,稱之嘉木,幼苗生長成熟,一尺二尺直接採摘,數十尺高幾人合抱之大樹,則需要把樹枝砍下才能採到芽葉。茶樹葉芽被選入修煉行列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
  茶樹,有些生長陽坡,有些生長陰坡。人們認為,生長在陽坡林蔭覆蓋下的茶樹葉芽呈紫色好些,綠色差些,芽葉節間長、外形細如筍是好的,芽葉細弱則次之,葉綠反卷為好,葉面平展差之。人們認為生長在陰坡或山谷的茶樹芽葉品質不好,不值得採摘,因為它的性質凝滯,喝了會使人腹脹。人們對葉芽秉性非常看重,因為本性不太容易改變,其實陰坡葉芽是去胃火的佳品,胃火得以平和,便不會超量進食,攝入體內的某些微量元素不會過盛。可見,本性優劣,喜憂參半,擺對位置,事半功倍。茶葉裡的微量元素,對人身這座城池的管理系統有微調作用,調節方式不外乎微量元素適度補充。


  茶葉修煉,非常繁瑣,需要許多校具方可完成。被選中的葉芽會被送入校場流程,據說有灶、鍋、甑、規、杵臼、承、簷、芘莉、棨、撲、焙、貫、棚、穿、育等。,不用有煙囪的灶。,要用有唇邊的鍋。,必須是木或陶制,腰部要用泥封好,甑內放竹籃作甑箅,用竹片系牢。開蒸時葉子放到箅裡,鍋水煮幹葉子蒸熟恰到好處,葉汁不會流失。火候把握非常重要,火候不足葉子未熟,火候過足葉汁流失,再好的原料也被毀壞,品級急劇下降甚至被剔出修煉場外。,又叫模,把茶葉壓緊成方成圓或成花瓣形狀。杵臼,不論方圓,穩當就好,用於搗碎蒸熟的芽葉。,又叫台或砧,下半截埋入地下,使其不能動搖。,又叫衣,用油絹或雨衣做成。把"簷(yan)"放在"承"上,"簷"上再放模型,用來製造壓緊的餅茶。壓成一塊拿起來,另換一個模型再做。芘莉,用兩根三尺長的小竹竿,製成身長二尺五、手柄五寸、寬二尺的工具,當中用篾織成方眼,很像種菜人用的土篩,用來放置茶。棨,錐刀,用來給茶餅穿洞眼。,又叫鞭,竹子編成,用來把茶餅穿成串,方便搬運。,地上挖坑深二尺,寬二尺五寸,長一丈,上砌矮牆高二尺,用泥抹平整。,貫,竹子削制,長二尺五寸,用來穿茶烘焙。,又叫棧,木制架子,放焙上,分上下兩層,相距一尺,用來烘焙茶,茶半幹時由架底升到下層,全幹升到上層。穿,江東淮南劈篾做成,巴山峽川用樹皮做成,用來貫穿制好的茶餅。江東把一斤以上稱上穿,半斤稱中穿,二到三兩稱下穿。峽中則稱一百二十斤為上穿,八十斤為中穿,五十斤為小穿。,木制框架,竹篾編織週邊,用紙裱糊。中有間隔,上有蓋,下有托盤,旁開一扇門。中間放一器皿盛有火灰,有火無焰。江南梅雨季節加火除濕。教練,自然是屹立於地球生命之巔的人類。有了這些校具,按序校正茶樹葉子的心性與形狀,形體舒展圈曲由程式決定。茶樹葉子經歷三造四器五煮,總算是達到教官的要求標準,可以進入服務於人類的被飲用階段,頓時身價百倍千倍萬倍提升,還有歷代名人雅士為其賦詩作詞讚不絕口。


  人類對杯茶的要求極為嚴格,植物在人類統治下的修煉,真真是脫胎換骨的蛻變。由此可見,人類在自己上層教官的鞭策中修煉,從出生到退出人間的穿越,都是在各自生前設立的程式裡行進,就不要抱怨道邊的山水人文與不足,總不能玩罷尿泥提起褲子就不認帳吧?上萬元一包精美的茶葉捧在貴人面前時,敬獻者總會把茶葉的修煉過程介紹一番,增強其神秘色彩與高不可攀之情趣,博得貴人們口風飄香的一個好字。可見,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每一個階段的抵達,都是由一步一個腳印積累出來,不急不躁,耐心努力,保持對新事物、新領域探索的好奇,生活終將為你準備好你所需要的所有答案。


  地球人,這一世,人生價值比天高比地厚,拿身心做溫床去餵養病毒不划算,不如善始善終圓滿人生歷程。具體:價從何處論?值得如何行?高至那層宇?厚當如何算?漫天老祖加地球生命,共同挖掘核算二十五載,筆筆清記在《老乾坤》卷宗,白紙黑字可以倒映人人美瞳俊目……

45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